东莞时间网讯 “每下一场雨,会泛起5-6吨的垃圾。”横沥镇河长办督导组组长邓庆昌指着新城排渠说,经过10个月的治理,河水已经没有了明显的恶臭,但仍可以看到油污、岸头垃圾。
去年9月,横沥镇启动新城排渠整治工程,河道水质、两岸景观得到有效提升。横沥镇委委员王永权告诉记者,河涌整治既是政治任务,又是惠民工程,力争到2020年,基本实现“河畅、水清、堤固、岸绿、景美”的总目标。
恶臭减退 水质改善
新城排渠全长1.5公里,东起新围城内岗地,流经新城围,最终汇入东引河。记者昨日在新城排渠闸门处看到,经过多轮清漂工作,河面垃圾大大减少,但油污还是非常明显,涌向岸头的垃圾、浓黑色的水体令人有些作呕。
邓庆昌指着闸门说,防锈漆每两年刷一次,但受污水腐蚀,闸门已经锈迹斑斑。他介绍,新城排渠开挖于1994年-1995年,原设计为排涝灌溉两用。如今,沿河两岸农田消失,成为工厂、居民集聚区。
多年来,新城排渠补水水源携带大量工业废水、生活污水直排入河,且沿河乱搭乱建、垃圾乱堆放及垃圾倾倒严重。去年9月,横沥镇启动新城排渠整治工程,全面清理打捞水面漂浮物、河岸垃圾,清除河岸障碍物,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。
源头出招 修复生态
末端治理效果明显,而要实现标本兼治,还市民碧水蓝天,则倒逼横沥镇向源头出招。
今年3月,责任属地村尾村与周边业主、租客、房东签订承诺书,要求不再向河面乱扔生活垃圾,并安装了卫生监控摄像头。为逐步减少污染、提高整治效率,横沥镇向新城工业园内企业下达最后通牒,从源头上严控污水排放,加快截污管网建设,统一收集园内企业排放的污水。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横沥镇有大小河流24条,小型水库1座。为加快水污染整治,该镇制定了六大任务20项具体工作,管控结合,加强水环境治理,推进水生态修复。
包括新城排渠在内,横沥镇今年共有石涌新排渠、石涌旧排渠、田坑排渠、横东渠、新海排渠六大内河涌整治任务,目前全部进入整治阶段。邓庆昌介绍,新城排渠整治方案已经完成,正在进行招投标,确保年底前完工。
目前,横沥镇全面推行河长制,除镇村河长外,还有23名民间河长持证上岗。王永权表示,横沥下定决心打赢治水攻坚战,全面打造“河畅、水清、堤固、岸绿、景美”的水生态环境。记者 吴金华